说起嵖岈山,人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,而嵖岈山的旅游也把西游文化做为一种主要的旅游形式。你可知道?嵖岈山之所以能够形成西游文化,其实是由嵖岈山独特的花岗岩象形石地质遗迹衍生的。也可以说,嵖岈山的西游文化是诞生在嵖岈山独特的花岗岩地貌上的。那么,嵖岈山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究竟有哪些和西游文化有关呢?
让我们走进嵖岈山地质公园,探秘神奇的花岗岩象形石地貌地质景观。
一、公园概况
河南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,地理坐标为:东经113°39′16.03″~113°44′13.11″,北纬33°05′56.34″~33°10′57.77″,包括嵖岈山、平顶垛和龙湖3个景区,总面积37.27km2,是一处以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为主,水体景观、地质剖面、人文景观相辅,集科普科考、山水观光、生态休闲、文化娱乐于一体的花岗岩地貌型地质公园。
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:以猴石、母子石、剑鱼石、蜗牛石、风动石、定海神针等象形石群,以蜜蜡峰、天磨峰、老君花园峰、天王顶等奇峰,以万人洞、舞阳洞、黑风洞等石洞为代表的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,以及以天磨湖、琵琶湖、秀蜜湖、秀蜜峰瀑布等为代表的水体景观,早白垩世嵖岈山花岗岩体和新太古界—古生界寒武系典型地层剖面遗迹。
公园内花岗岩地貌具有“奇、险、奥、幽”四大特点,享有“华夏盆景”、“中州独秀”、“江北石林”、“伏牛奇观”等美誉。公园文化与西游文化密切相联。著名高僧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带颂经修行,他的大弟子道全、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。淮安才子吴承恩为避祸远行,途径嵖岈山,从奇石景观中汲取灵感,创作千古巨著《西游记》。随着中央电视台《西游记》电视剧续集在此拍摄并在全国播放,使嵖岈山饮誉全国。
1、嵖岈之美
嵖岈山由蜜蜡山、南山、北山、六峰山等彼此相连的花岗岩山峰组成。山的四周镶嵌着景色如画的秀蜜湖、琵琶湖、天磨湖、百花湖。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、秀美的山水—天磨湖景观使人陶醉,水托山愈秀,山衬水愈美,将山的静态美与水的动态美鬼斧神工般地融为一体,如一幅浓重的水墨画,这种大自然与人的作用动静变换、巨细相生,衍生出了美学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貌景观,成为电视剧《西游记》、《长征》的外景拍摄地(天磨湖)。
2、嵖岈之奇
嵖岈山花岗岩象形地貌景观奇妙无比。花岗岩象形石景观:南山石猴院的猴石、母子石,群猴矗立、栩栩如生;蜜蜡山上的蜗牛石、青蛙望天石,南山东坡的神鼠戏水石、海豚出水石、孔雀开屏石、金鸡下蛋石,北山的鳄鱼石,六峰山的剑鱼石,如同动物世界、儿童的乐园;象形石似人似物,如睡唐僧石、醉八戒石、白龙马石、定海神针石,巧如《西游记》中的人物和道具显现人间。尤其是猴石—石三景,形态奇异、引人入胜。
3、嵖岈之雄
拔地而起,巍然屹立。嵖岈山山前断层造成花岗岩体抬升,形成挺拔雄伟的花岗岩地貌景观。花岗岩构成的山体雄健壮美,山基厚实稳重,山脊由坚硬花岗岩造就的神秀奇异的群峰组成。嵖岈山主峰海拔409米,但与华北平原的强烈反差,显得巍峨高大,气势恢宏,雄奇壮观。花岗岩的奇峰秀岭,多为断裂抬升、风蚀水侵而成,地势高,起伏大,切割深,大起大落,雄壮景观。
4、嵖岈之险
峰险崖陡、夷险交织、峭壁千仞、丛峰林立、层峦叠嶂的山势,使嵖岈山的险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沿垂直的断裂节理风化剥蚀形成了嵖岈山峰险、崖险、谷险的花岗岩地貌景观。北山的天王顶孤峰临空、悬崖峭壁,登顶俯瞰,“瞻视群山,卑如丘阜”,使人感到面临万丈深渊,触目惊心。
5、嵖岈之幻
嵖岈山夏秋之交,平原上空湿润的水汽进入嵖岈山,形成云雾缭绕于峰谷之间,峰丛时隐时现,似浮岛,似仙石,如梦如幻;云雾如絮、如毯,如人间天堂、神奇飘渺;登临嵖岈山便沉浸在梦幻境界中,更增添了嵖岈山的神奇与魅力。
二、地学文化旅游
说起嵖岈山,人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,而嵖岈山的旅游也把西游文化做为一种主要的旅游形式。你可知道?嵖岈山之所以能够形成西游文化,其实是由嵖岈山独特的花岗岩象形石地质遗迹衍生的。也可以说,嵖岈山的西游文化是诞生在嵖岈山独特的花岗岩地貌上的。那么,嵖岈山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究竟有哪些和西游文化有关呢?
让我们走进嵖岈山地质公园,探秘神奇的花岗岩象形石地貌地质景观。
一、公园概况
河南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,地理坐标为:东经113°39′16.03″~113°44′13.11″,北纬33°05′56.34″~33°10′57.77″,包括嵖岈山、平顶垛和龙湖3个景区,总面积37.27km2,是一处以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为主,水体景观、地质剖面、人文景观相辅,集科普科考、山水观光、生态休闲、文化娱乐于一体的花岗岩地貌型地质公园。
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:以猴石、母子石、剑鱼石、蜗牛石、风动石、定海神针等象形石群,以蜜蜡峰、天磨峰、老君花园峰、天王顶等奇峰,以万人洞、舞阳洞、黑风洞等石洞为代表的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,以及以天磨湖、琵琶湖、秀蜜湖、秀蜜峰瀑布等为代表的水体景观,早白垩世嵖岈山花岗岩体和新太古界—古生界寒武系典型地层剖面遗迹。
公园内花岗岩地貌具有“奇、险、奥、幽”四大特点,享有“华夏盆景”、“中州独秀”、“江北石林”、“伏牛奇观”等美誉。公园文化与西游文化密切相联。著名高僧玄奘早期在嵖岈山一带颂经修行,他的大弟子道全、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。淮安才子吴承恩为避祸远行,途径嵖岈山,从奇石景观中汲取灵感,创作千古巨著《西游记》。随着中央电视台《西游记》电视剧续集在此拍摄并在全国播放,使嵖岈山饮誉全国。
1、嵖岈之美
嵖岈山由蜜蜡山、南山、北山、六峰山等彼此相连的花岗岩山峰组成。山的四周镶嵌着景色如画的秀蜜湖、琵琶湖、天磨湖、百花湖。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、秀美的山水—天磨湖景观使人陶醉,水托山愈秀,山衬水愈美,将山的静态美与水的动态美鬼斧神工般地融为一体,如一幅浓重的水墨画,这种大自然与人的作用动静变换、巨细相生,衍生出了美学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貌景观,成为电视剧《西游记》、《长征》的外景拍摄地(天磨湖)。
2、嵖岈之奇
嵖岈山花岗岩象形地貌景观奇妙无比。花岗岩象形石景观:南山石猴院的猴石、母子石,群猴矗立、栩栩如生;蜜蜡山上的蜗牛石、青蛙望天石,南山东坡的神鼠戏水石、海豚出水石、孔雀开屏石、金鸡下蛋石,北山的鳄鱼石,六峰山的剑鱼石,如同动物世界、儿童的乐园;象形石似人似物,如睡唐僧石、醉八戒石、白龙马石、定海神针石,巧如《西游记》中的人物和道具显现人间。尤其是猴石—石三景,形态奇异、引人入胜。
3、嵖岈之雄
拔地而起,巍然屹立。嵖岈山山前断层造成花岗岩体抬升,形成挺拔雄伟的花岗岩地貌景观。花岗岩构成的山体雄健壮美,山基厚实稳重,山脊由坚硬花岗岩造就的神秀奇异的群峰组成。嵖岈山主峰海拔409米,但与华北平原的强烈反差,显得巍峨高大,气势恢宏,雄奇壮观。花岗岩的奇峰秀岭,多为断裂抬升、风蚀水侵而成,地势高,起伏大,切割深,大起大落,雄壮景观。
4、嵖岈之险
峰险崖陡、夷险交织、峭壁千仞、丛峰林立、层峦叠嶂的山势,使嵖岈山的险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。沿垂直的断裂节理风化剥蚀形成了嵖岈山峰险、崖险、谷险的花岗岩地貌景观。北山的天王顶孤峰临空、悬崖峭壁,登顶俯瞰,“瞻视群山,卑如丘阜”,使人感到面临万丈深渊,触目惊心。
5、嵖岈之幻
嵖岈山夏秋之交,平原上空湿润的水汽进入嵖岈山,形成云雾缭绕于峰谷之间,峰丛时隐时现,似浮岛,似仙石,如梦如幻;云雾如絮、如毯,如人间天堂、神奇飘渺;登临嵖岈山便沉浸在梦幻境界中,更增添了嵖岈山的神奇与魅力。
二、地学文化旅游
公园内还建有西游文化游览专线,天磨湖万蛇坡-巨龙回首-天王顶-飞来石-母子石-猴石—飞来石-一线天-分水岭-百丈崖-清风峡–天然植物园-莲花峰-流花溪-琵琶湖。
公园内还建有西游文化游览专线,天磨湖万蛇坡-巨龙回首-天王顶-飞来石-母子石-猴石—飞来石-一线天-分水岭-百丈崖-清风峡–天然植物园-莲花峰-流花溪-琵琶湖。
综合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